· 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中国经济社会论坛》 卢光琇教授开讲:干细胞治疗离你有多远

发布时间:2016-11-18浏览次数:

 

4.jpg

背景

今年8月,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出通知,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一年的医疗机构依法执业专项监督检查,其中干细胞临床应用领域成为重点检查对象。医疗市场存在的一些乱象,使得干细胞治疗显得更加扑朔迷离。针对这一医学科学前沿领域的焦点和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中国政协文史馆、全国政协机关妇委会、《中国经济社会论坛》杂志主办的“文史大家谈之与专家的对话”,特邀请人类干细胞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卢光琇及3位干细胞临床研究专家林戈、程腊梅、王建,就“什么是人体干细胞?何为干细胞治疗?为什么要对干细胞治疗进行整顿和规范?人体干细胞研究与运用的现状与未来”等人们最疑惑、最急需、最关注的问题答疑解惑,并与来宾对话。

 

专家

卢光琇 我国人类生殖工程创始人之一,人类干细胞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曾任全国政协常委、“九三学社”湖南省主委、湖南省政协副主席。

国家干细胞临床研究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南大学研究员、人类干细胞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

程腊梅 中南大学基础医学院生殖与干细胞工程研究所教授。

中南大学基础医学院生殖与干细胞工程研究所副研究员。

 

嘉宾

沈晓昭 中国政协文史馆馆长,中国文史出版社、《中国经济社会论坛》杂志社社长

徐晓灵 全国政协机关妇委会主任

罗义贤 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秘书处研究部主任、《中国经济社会论坛》杂志社总编辑

《财新周刊》记者

 

嘉宾:我想提三个问题:第一,什么是干细胞?我们很多人对干细胞并不是很了解;第二,目前世界上干细胞治疗是什么样的情况?第三,我们国内的干细胞治疗是什么样的状况,目前还有哪些问题?同时我更希望了解我们国家,以及人类未来干细胞研究、生命科学研究能发展到一个什么水平,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很关心的问题。

卢光琇:所谓干细胞,是指人体的种子细胞,是构成人体各种组织细胞的最初来源,在一定条件下,它能分化演变成多种可利用的功能细胞。干细胞技术是生物技术领域最具有发展前景和后劲的前沿技术,已经成为当今世界高新技术的新亮点。干细胞研究正在向现代生命科学和临床医学的各个领域交叉渗透,逐渐从实验室走进实际应用。干细胞研究是本世纪初出现的非常先进、前沿的事物。2001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向国会递交报告指出,尽管成体干细胞已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临床应用,就是用于治疗白血病的造血干细胞,但是真正让人们重视干细胞并把它作为一个医疗产业,作为一种很重要的治疗手段,是在1998年人类胚胎干细胞建系以后。从那时起,才在全球掀起了以人类胚胎干细胞为中心的干细胞研究和应用的热潮,并带来了广阔的产业化前景。许多国家都相继投入巨资进行干细胞研究和技术竞争。1998年美国率先建立人类胚胎干细胞系以后,医学界才认识到,胚胎干细胞与成体干细胞是不一样的。所谓成体干细胞,就是来源于成体,例如:从成年人骨髓里抽取的造血干细胞;大多数成体干细胞数量稀少,如何分离并在体外培养扩增都存在一些问题。而胚胎干细胞是通过试管婴儿技术获取,就是胚胎受精以后,在体外试管培养5天,形成一个囊胚,囊胚有一团细胞在周边包着它,叫滋养细胞层,这个滋养细胞层将来会长成胎盘和脐带,内细胞团就长成一个胎儿,胚胎干细胞就来源于内细胞团。

这里需要提请大家注意的是,在获取胚胎干细胞的过程中存在着十分重要的医学伦理和职业道德问题。因为做试管婴儿的胚胎是别人贡献出来的,我们取卵的时候可能取10个或20个,可能有十几个胚胎,过去计划生育只生一胎,所以最多移植两个胚胎,剩下的胚胎可以挑选一些冻存起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会询问当事人愿不愿意把胚胎捐献给科研事业,一定要征得当事人的同意。这就是我们所强调的伦理原则,就是医生必须清楚地了解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我们对每个试管婴儿的操作都有十分严格的规定和保密制度。此外,我们还要顾及后代未来的成长和保护等长远问题,不能只管用试管婴儿技术帮别人生孩子,而完全不考虑孩子以后会怎么样。比如说我今年77岁了,生殖系统健全,如果别人给我供卵,我还可以生育。但是,我现在生孩子,等到孩子10岁我都87岁了,我能把孩子保护好、培养好吗?所以我们必须考虑孩子的前景,每个孩子都需要拥有一个完整的、正常的家庭,这就需要遵循伦理原则。即使当事人已经充分知情并且表示同意,我们还要科学地、如实地告诉当事人,以前的成功率是20%~30%,现在成功率最高可以达到60%以上,我们的成功率是多少,有可能发生什么并发症等等。绝不能说你放心来做吧,保证你百分之百成功,因为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不能用欺骗的手段诱导当事人。这些都属于伦理原则范畴。所以,我们应当知道,胚胎干细胞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还有一个同样重要的伦理道德问题。我们不能片面关注技术而忽视了伦理道德。

在当事人知情并且同意的前提下,我们可以用捐献出来的胚胎提取胚胎干细胞,只要在十来个胚胎中捐出一个,我们就可以从中提取胚胎干细胞。提取出来的胚胎干细胞将来还可以为捐献者的家庭服务,家庭有一个干细胞系,组织配型跟家庭成员很相近。大家知道,现在配型很难,要找到另外一个人给你捐献骨髓都很困难。兄弟之间比父母和子女之间的配型更好,因为对于孩子而言,一半的基因来自爸爸,一半的基因来自妈妈,而兄弟之间组织配型就更容易些。但是现在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所以很难配型。将来我们会为家庭提供个性化医疗服务,只要有多余的卵子捐献出来,以后某个家庭需要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提供这个胚胎干细胞。

只有在胚胎干细胞建立以后,用于临床治疗的胚胎干细胞技术才能提到议事日程上。以前试管婴儿技术都达不到第5天的囊胚阶段。老鼠的胚胎干细胞在20世纪80年代就建立了,直到现在世界上还在用当初在美国建的三个胚胎干细胞系开展科研,现在我们知道这种胚胎干细胞是永生的,是全能的。内细胞团可以向各种组织分化,从这个胚胎干细胞向骨头、血细胞、神经分化都是可以的,每个人都来自于这100个细胞,而且它是永生的。即使人的生命不在了,但这个细胞还在那里,它可以一代又一代地传下去,这正是成体干细胞望尘莫及的。

20世纪末和本世纪初,美国《科学》杂志曾连续两次将干细胞研究成果排在世界十大科学成就榜首。正是因为有了胚胎干细胞,世界医学界诞生了一个新的学科,叫做再生医学。胚胎干细胞是再生医学的新希望。干细胞及其衍生组织器官的临床应用将导致临床医学革命,将改变传统的用药和手术治疗模式,形成由治标到治本的全新治疗理念;它将给人类提供细胞和器官的来源,有望成为治疗糖尿病、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免疫性疾病等疑难病症及遗传性疾病、恶性肿瘤等不治之症的重要手段。

现在中国人口的平均寿命都提高了,建国初期平均寿命只有30多岁,现在女性是78岁,男性是77岁。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我估计今后平均寿命达到80岁也是不奇怪的。我的父亲就活到97岁。但是高龄老人的日常生活需要家人照顾。我们都知道,如果家里老人身体健康,家人也会感到幸福。再生医学可以再造器官补充老人退化的器官、退化的细胞,因此它是我们身体更健康、寿命更长久的希望之所在。

干细胞治疗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必须组织配型。我们早在1998年就做成了世界上第一个人类的治疗性克隆,建立了人类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平台,2001年又成功分离、培养人类胚胎干细胞,建立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7株人类胚胎干细胞系,并建立了人类胚胎干细胞库。当时美国《华尔街日报》用一个整版报道我们的研究成果,标题就是“当西方还在纠缠于伦理问题的时候,中国人已经在干细胞研究领域里遥遥领先”。之后很多海外华人来信赞扬我们,他们说中国大陆不简单,《华尔街日报》很少会用一个整版介绍一个人的研究成果,他们为我们感到骄傲。

我们是国家发改委2004年批准成立的国内第一个人类干细胞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回顾我们的成长历程,在我国医学遗传学奠基人之一、我的父亲卢惠霖先生的指导下,我们在1980年就建立了人类生殖工程研究小组和全国首个人类冷冻精子库,1983年成功诞生了全国首例冷冻精液人工授精婴儿。1986年建立了研究室。我曾担任“七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重点课题“人类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湖南医科大学课题组负责人,与北京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等机构合作,主持“试管婴儿”技术研究。1988年在北京和长沙先后成功诞生“试管婴儿”,这一成果比发达国家晚了10年左右。其中,我们诞生了全国第一例供胚移植试管婴儿。1988年我们被当时的卫生部定为湖南中国遗传医学中心和国家人类精子库技术指导中心,同年成立了不孕不育门诊部。2002年中南大学成立后,我们合并为中南大学生殖与干细胞工程研究所,其后又获批组建卫生部生殖和干细胞工程的重点实验室。2001年我们申请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开始了胚胎干细胞的系列研究。现在我们中心有很大的干细胞库,450多株人类胚胎干细胞系,向国内外16个实验室,包括首都医科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提供胚胎干细胞系给他们开展研究并进行培训。建立胚胎干细胞库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免疫配型的问题,我们早期的研究发现,以湖南省为例,我们180个胚胎干细胞系可以解决湖南现有7000万人口的组织配型需要。

今后我们有以下几个重点开发方向:一是跟北京佑安医院联合研发小肝叶。我们国家是“肝病大国”,乙肝病毒携带者超过一亿人口。每年因为肝炎、酒精或者药物性肝病引起的中末期的肝病患者超过600万例。末期肝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是肝脏移植,但是肝的供体来源非常稀缺。现在我们利用胚胎干细胞来源诱导分化成肝脏的前体,诱导成肝脏细胞以后可以做药物毒性检测,这个药对肝脏有没有损害就不用人体做了,用肝细胞可以替代很多动物实验,省了很多成本。二是可以做一些毒物的筛选。三是可以做一些代谢的研究。四是还可以做基础研究。五是现在重点主要放在肝功能衰竭,尤其是急性肝坏死,还有人工肝,动物实验已经完成了。干细胞治疗的最终目标是安全性、有效性、可行性、均一性,这“四性”必须都过关了才能做临床一期实验,而且是不能收费的,有时还要给患者一些补贴。要建立完整的文件档案,每一项检查都有详细的数据记录,一个产品上报必须有标准的科学数据。要达到这“四性”很不容易,需要几代研究生做艰辛的科研和实验。

与日本建立诱导性多能干细胞一样,美国也在人类胚胎干细胞治疗黄斑病变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2011年初美国有一个公司经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开展了2例利用胚胎干细胞治疗老年黄斑变性的临床试验。2015年2月挑选18位严重眼疾病人,9例老年性黄斑变性和9例黄斑营养不良接受了手术治疗。术后患者视野盲点明显缩小,而且部分视力有了改善,但还没有达到完全治愈。对于这样的病人,必须事先告诉他,目前的治疗能做什么,症状能改善到什么程度,过去的治疗情况如何,等等,都要如实地告诉病人,让他在充分知情的情况下自主选择做不做这个试验。

 

听众:请问卢教授,能否多讲一些你们中心的干细胞治疗案例,例如你最初提到的造血干细胞,除了治疗白血病之外还能治疗哪些疾病?

卢光琇:我刚才介绍的是胚胎干细胞,过去我们认为胚胎干细胞离我们非常遥远,现在并不遥远。今年我们看到已经有那么多产品可以出来了,比我想象的要超前。造血干细胞是成体干细胞中的一种,它的移植应用最早、最广泛、最成熟。20世纪70年代美国开始用人类同基因、异基因和自体骨髓移植治疗白血病。20世纪80年代陆道培院士是我国用干细胞治疗白血病的鼻祖,他们进行首例异体骨髓移植治疗白血病,造血干细胞移植主要治疗恶性血液病、遗传代谢病和实体瘤等。

第二种成体干细胞是间充质干细胞。造血干细胞只能局限在治疗血液病。间充质干细胞这几年的地位上升了,它能治疗很多的疾病。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各种各样的难治性的疾病在国际上有大量的文献报道。间充质干细胞是除造血干细胞外临床上应用和临床试验最多的一种成体干细胞,而且有的是比较成熟的。很多国家都批准了这个干细胞的应用。比如自身免疫性疾病、损伤性疾病、缺血性疾病、退行性病变等。根据最近公布的数据,世界各国共批准了13个细胞产品,美国有4个,韩国有3个,欧洲有3个,加拿大有1个,澳大利亚有1个,新加坡有1个。其中间充质干细胞有6个产品。我们国家目前还没有批准的产品。

我们中心开展了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临床研究。前些年有一位患者是21岁的姑娘,患银屑病已有8年,她妈妈到我们中心咨询,想要再生一个孩子,那个时候国家还没有批准二胎,我说你不是有一个女孩吗?她说,我这个女孩不能见人,身上脸上都是斑,面积很大,达到全身的79%。之前用过很多药,天天吃激素,导致全身肿胀。我告诉她,我们中心可以提供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因为还在临床研究阶段,所以治疗是免费的。这个姑娘在我们中心治疗3个月以后,皮肤康复得很好。后来她妈妈再也没有说还要生孩子了。当然,这个患者治疗有效,并不等于其他患者都有效。每个患者都需要做充分的评估,什么人治疗有效,什么人治疗无效,需要通过临床试验来进行评估。所以,美国提出的精准医疗是个性化的医疗。青壮年人群中银屑病比较多,被称为“不死的癌症”,非常痛苦。还有一种病叫做异位性皮炎,属于过敏性疾病中的一种。有一位55岁男性患者,2008年打了一针青霉素发生严重过敏反应,住院15天才缓解,回家继续服用强的松,这个药的副作用是可能造成骨质疏松、肥胖、水肿,免疫力下降,停药后就发作,完全靠激素维持,每隔两个月发作一次,每次发作都要住院治疗。这种难治的疾病可以尝试用干细胞治疗。目前我们中心临床研究都是免费的。这位患者在我们中心治疗3次后症状明显减轻。可能需要一年做一两次巩固,现在还没有足够的临床经验,我们会密切观察治疗的副作用,同时我们会跟踪检测患者的免疫功能等的改变,研究什么人适合这个治疗,什么人不适合。效果不理想就是不适合。

 

嘉宾:今年春天媒体报道了一个重大社会新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1岁的学生魏则西因患滑膜肉瘤病在北京某医院接受生物免疫治疗,在花费了几十万元以后不幸去世。魏则西的去世,以及去世前他在网上讲述被医院蒙骗的经历,经转发后引发网友的口诛笔伐,也使许多人对生物免疫治疗产生怀疑。请问生物免疫治疗是什么概念?与干细胞治疗有没有关系?

卢光琇:生物或细胞免疫治疗不是干细胞治疗。何为免疫?免疫是机体一种重要的保护性生理功能。通过免疫,机体能识别自己,清除异己。例如,胚胎为什么有时会流产呢?因为机体不能识别这是胚胎了。胚胎进入母体子宫以后,子宫内膜跟它会有“对话”,识别这是不是胚胎,如果不是就会发生排斥。所以,免疫亢进、免疫低下都有可能导致胚胎排斥。可以用药物强的松或配偶的细胞帮助机体识别配偶的组织配型。免疫机制贯穿于胚胎着床的全部过程中。有媒体报道说,把人类的精子打到母猴的子宫里就会生出一个“人猴”,这种说法是缺乏常识的。因为每个生物体都有免疫机制,都会进行识别,不属于它的机体一定会产生排异。大家看到这样的虚假报道不要相信。

免疫细胞是我们机体内的“防疫部队”,其中有一个“侦查部队”,叫做树状突细胞,它会在身体里“侦查”,例如有没有细胞突变。我们每个人身体里都会有突变的细胞,之所以没有发生癌症,是因为细胞之间有“正义与邪恶的斗争”,现在正义占了上风;如果诱发癌症的刺激物长期存在或者身体有癌症的基因或者免疫功能降低,“防疫部队”斗不过“邪恶细胞”的时候就会发生癌症了。因此,我们能够健康地活着,就应该感谢和爱护自己的免疫系统。我们人体有几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皮肤和黏膜,第二道防线是体液里杀菌的成分,第三道防线是免疫器官。以前扁桃体发炎厉害了就主张切除,现在不太赞成。两个扁桃体是呼吸道门户的“守门神”,不要轻易切除。过去阑尾发炎也会切除,现在认为它也是免疫系统一个组织。

免疫有三大功能:第一是防御功能,第二是监视功能,第三是自稳功能。很多人发现用了抗生素以后,虽然把病菌杀死了,但是呼吸道、消化道、肛门周边还有白色的霉菌,这就说明免疫力非常低下。常见的各种严重感染,如上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败血症、肺结核、慢性迁延性感染、反复尿路感染、反复HPV感染,都与免疫功能低下有关;还有一类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红斑狼疮、银屑病、类风湿关节炎、甲亢等。免疫疾病是个新的学科,现在发展很快,而且目前发现很多病都与免疫有关。

癌症的免疫治疗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免疫治疗的目的就是增强人的免疫力。最早的细胞免疫治疗一般是抽取病人体内的血液,把它的免疫细胞,如树突状细胞、T淋巴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等,在体外培养以后增加数量,回输后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和识别能力。后来出现了基因修饰免疫细胞治疗,如CAR-T细胞、TCR-T细胞、CAR-NK细胞等,这是近两年发展起来的最新型的细胞免疫治疗方法。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肿瘤治疗需要综合冶疗手段,绝不是什么只用细胞免疫治疗就能保证生存20年,这是一种欺骗行为。

魏则西接受的细胞免疫治疗是怎么来的?20世纪80年代发现淋巴因子激活的自体杀伤细胞(LAK)在体外经大量培养以后能治疗恶性肿瘤,1984年美国FDA就批准了这种治疗方法,由此提出了过继性免疫细胞治疗肿瘤的概念。同年代我国也开展了对过继性免疫细胞疗法的相关临床研究,由于当时LAK多为实验室产品,缺乏统一标准,存在安全隐患和疗效不确切的问题,原卫生部只允许将其应用于极少数医院新药的临床试验中。本世纪初,国内出现CIK、DC、CTL、NK等过继免疫细胞疗法研究,并逐步用于临床,手术、化疗、放疗不行的情况下可以用这个方法,被整个业界寄以厚望,希望用这个办法能让癌症患者多活几年,生存质量更好。DC-CIK技术不是斯坦福大学发明的,是洛克菲勒大学细胞生理学和免疫学实验室的教授拉尔夫·斯坦曼发明的,他在1973年发现了树状突细胞,这个细胞能摄取癌症细胞或者其他病毒和细菌的特异性的抗原,他把这个抗原加工处理后给T细胞,让T细胞活化增殖,让它启动机体免疫的应答反应。这是一个划时代的发明。2007年斯坦曼被诊断为晚期胰腺癌,这是平均只能生存几个月的恶性肿瘤,绝大部分病人一年内就去世。斯坦曼没有放弃,他用自己研究的方法做DC-CIK细胞免疫治疗,结果他活了4年半,远超过了平均生存水平,更重要的是他的生存质量很高,在这4年里一直从事他的科学研究工作,到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奖和医学奖颁布的前三天去世了。诺贝尔奖一般不会颁发给去世的人,但是为了表彰他,第一是表彰他发现了这个细胞,这是细胞免疫治疗一个具有奠基意义的发现;第二是他用自己做实验证明DC-CIK疗法有效,延长了生存时间,而且生存质量很好。因此诺贝尔奖第一次颁给了一位去世的科学家。

日本的三井住友海上保险公司今年7月份开始为接受细胞免疫治疗的患者承担医疗保险业务,这表明日本并没有废弃这个技术,而且还建立了商业医疗保险。韩国首尔大学2015年6月在胃肠道疾病领域的学术杂志发表了CIK免疫治疗的主要研究成果,结果表明,以5年治愈率为标准,采用肝癌患者自身血液采集的CIK细胞活化的细胞做辅助免疫治疗,可以使癌症复发或死亡率降低到大约40%到80%。请注意,这里说的是辅助治疗,也就是综合治疗,而不是单一的治疗,这个关键词不能丢掉。

近期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上的一篇文章,我们国家自体细胞免疫疗法有一个数据分析,统计了16个临床试验结果。试验组做的是化疗,加上DC-CIK治疗;对照组只做化疗,没有做DC-CIK治疗。共有1735名患者进行治疗,结果试验组患者总的生存率、稳定的带瘤生存率明显地高于对照组,生存质量也明显优于对照组。而且试验组患者的恶心呕吐、腹泻、口腔黏膜溃疡等化疗反应和痛苦明显减轻。现在全世界有6个国家的14家医院正在针对16种恶性肿瘤开展类似的非特异性治疗。由此可见,细胞免疫治疗并没有过时。

我们应该在这个事件中汲取什么教训呢?第一,我们国家的细胞免疫治疗现在仍处于临床研究阶段,不应该向患者收取费用;第二,为患者提供治疗的医生不能任意夸大疗效,什么治愈率80%,什么保他活20年不成问题,这是欺骗行为。医生一定要以科学的态度如实、客观地向患者介绍情况,即使不跟本人讲也要跟家属讲,让患者和家属在充分知情的情况下自主判断和选择治疗方法。所以,我们应当加强医生的法制观念和伦理道德教育。从另一个方面看,如果因为这件事情让大家因噎废食也是不好的。如果把所有的细胞免疫治疗都打进“冷宫”,科学家会痛心,科研发展会减慢。我们需要的是严格的规范和监管,防止唯利是图的人钻空子。

美国有一个JUNO公司,曾经开发出最新的细胞免疫疗法(CAR-T),在临床试验过程中有两位受试者死亡了,在美国的媒体引起哗然,也是一个紧急事件,当时食药监局(FDA)就叫停了。但几天以后FDA又批准它继续进行试验了,为什么?因为他们调查清楚患者死亡不是CAR-T治疗造成的,而是患者使用了另外一种叫做氟达拉滨的神经毒性的药物,引发脑水肿导致死亡。所以,出现一个紧急的医疗事件以后,我们都要冷静,一定要调查清楚是谁的责任。我也希望社会公众和我们的行政主管部门,大家都要以理性的态度支持科研工作,实事求是地对待每一个科学问题。

对于免疫系统的肿瘤治疗,我们在2010年就提出综合治疗的理念。在目前的条件下,癌症包括遗传性癌症完全可以达到一级预防。所谓一级预防,就是去除机体内的癌基因。如果一个家族里几代人都发生某一种癌,例如几代人乳腺癌,几代人卵巢癌,几代人结肠癌,这种情况多半都有癌基因作祟。这种人群都可以到我们中心做遗传咨询,通过遗传咨询我们就能判断可能是哪个癌基因,在发病前进行癌基因筛查,当然最好是患癌的家族成员还在,这样就比较容易筛查。如果基因检测确认这个家族携带癌基因,我们的意见是:第一,要定期检查;第二,发现有可疑的病变就尽早切除。

我们国家对免疫治疗是有监管的。2003年食药监局颁布了《人体细胞治疗研究和制剂质量控制技术指导原则》,2009年原卫生部颁布的《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中把细胞免疫治疗(T细胞和NK细胞)归为第三类医疗技术管理。2015年国家卫计委停止第三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准入审批,细胞免疫治疗被限定为只能开展临床研究。临床研究不是临床治疗,临床研究只能提供免费治疗。魏则西事件发生以后,2016年5月,国家卫计委紧急叫停了细胞免疫治疗临床应用。这件事情说明,科学研究永远是超前的,当科学研究过程出现失控的时候,就需要监管者发挥作用。

 

嘉宾:来参加这个讲座之前,全国政协机关许多女职工,还有我的一些朋友提了很多问题让我带过来,有些问题刚才专家已经讲到了,有的问题还想请教一下,比如红斑狼疮,还有女性最关心的美容,这些与干细胞有没有关系?

程腊梅: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免疫系统疾病,我们也在做临床研究。从我们国家情况看,系统性红斑狼疮不仅是皮肤病变,而且是全身多系统都出现病变,最终会多脏器严重损害和感染,许多并发症都出来了。对于这类疾病目前确实没有特异性的疗法,一般只能使用激素或者化疗药物治疗。对于这类难治性的病人我们国家在临床干细胞试验方面比国外要做的更好一些,南京的鼓楼医院做了很多临床试验,效果很好。有的用环磷酰胺治疗都没有效的病人,只做了一次干细胞治疗,达到完全缓解,现在已经追踪到第6年了。所以,现在提出精准医疗是非常及时的,对这些免疫功能异常的病人我们也应该通过多种检测手段,采用个性化的治疗。一定要根据病人的检测指标来判断适合哪种治疗,这样效果才会好。当然,精准医疗还刚刚起步,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这些难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有时比癌症更可怕,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可以逐步得到有效的治疗。

在美容方面,现在有一些使用干细胞美容的报道,也有一些人跑到国外打“美容针”。据我们所知,现在科学研究还没有达到这一步,理论上干细胞确实可以用来抗衰老,但目前还没有非常明确的学术上的文献报道和FDA批准的产品。所以,我们不建议大家用干细胞美容。虽然在动物实验上有过报道,把年轻的老鼠和年老的老鼠两者血管连通,年老的老鼠所有的指标都变得年轻了,肌肉的力量也强大了。有报道说美国启动了一个临床研究,募集老年人输年轻人的血,但是这个研究刚刚启动,很难做什么结论。我认为,在这方面我们还是应该谨慎从事为好。

 

嘉宾:请问卢教授,你如何理解卫计委叫停细胞免疫治疗的举措,是把临床研究和临床应用都叫停了吗?

卢光琇:我的理解是叫停了临床应用,没有叫停临床研究。但是临床研究规定一定要有实验基地,这个实验基地必须是三甲医院,我认为这个规定合理的,因为三甲医院各方面的条件比较好。但是像我们这样经过国家发改委批准建立的人类干细胞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应该在政策上有所扶持和倾斜。不要“一刀切”规定三甲医院,有些三甲医院从来不做研究。我们中信湘雅生殖与遗传专科医院现在是全世界最大的生殖遗传专科医院,去年做了3.5万个试管婴儿,但是专科医院没有三甲,这是产学研一体化的产物。

从卫计委今年8月初发布的《关于开展医疗机构依法执业专项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中看,在干细胞临床应用方面,一是对已经按规定备案开展干细胞临床研究的医疗机构,重点检查是否按照备案项目范围开展干细胞临床研究,以及是否存在擅自将开展的干细胞临床研究项目直接进入临床应用。二是对未经备案的医疗机构,以投诉举报和医疗广告为线索,严肃查处擅自开展干细胞临床研究和临床应用的行为。可见检查的目标指向是很明确的。

林戈:国家卫计委对于临床研究有明确的管理办法,核心就是:第一,要在当地的卫生部门备案;第二,不能收费。这是临床研究的两个基本原则。所以,今年5月份叫停细胞免疫治疗的临床应用,实际上主要强调的就是各医院不能在没有备案的情况下把它当作常规技术开展,而且对病人收费。各个医院在已经备案的情况下可以按照国家规范开展免费的临床研究。

 

听众:我想请问一下教授,我是一位肿瘤患者,能不能服用从国外带回来的这种干细胞保健品?

卢光琇:保健品不属于药品,属于食品。服用保健品可能是为了增强自身免疫力。我自己从来不吃保健品,我主要是靠锻炼身体,另外我的饮食起居都非常有规律。饮食方面,我每天吃一斤蔬菜,这一斤蔬菜里有半斤是绿叶菜,其他的是各种颜色的蔬菜。我今年77岁了,自己开车上班,每天做100个仰卧起坐,因为老年人最先衰老的就是上肢,下肢还可以走路。我练哑铃都是两三百次。所以我的肌肉很发达。至于保健品,我认为,如果缺乏某种维生素可以吃,因为我们的食品营养不可能做到非常全面,我也经常补充一些维生素。

林戈:没有看到哪篇科学文献说明这个保健品有作用,从包装上面描述的内容看,是用天然提取的一种物质增强体内干细胞自然地释放到身体组织里,而卢教授说的运动锻炼同样可以促进体内的干细胞,尤其是造血干细胞的释放。

嘉宾:今天的对话到这儿就结束了。我们最初设计这次对话的时间是控制在两小时以内,结果完全“不受控制”,实际上已经突破3个小时了。为什么?因为今天的专家水平很高,是国内一流、国际领先水平。卢光琇教授是大专家、大学者,坐在台上既像一位老师也像一位母亲,更像一位长者,为我们娓娓道来,把高深的医学科学变成了通俗易懂的知识。作为主持人,我自己也受到了很好的教育。我代表参加这次活动的所有人员向卢教授和各位专家表示衷心的感谢!我们衷心祝愿卢教授生命之树常青、科研之树常青,在干细胞临床治疗研究领域继续领跑国内,走在世界前列!